本賽季歐冠創造絕佳機會榜:加克波以5次位列榜首,維爾茨等3人以4次緊隨其后。
舊將坦言:作為前鋒,我既渴望進球,又因擔心表現不佳而希望隊友暫時不要將球傳給我。
本賽季歐冠參與進球榜:凱恩、拉什福德、姆巴佩等4人同以5球并列
拉什福德正努力調整狀態,為迎戰皇馬的國家德比做準備。
本賽季歐冠助攻榜上,奧巴梅揚與阿什拉夫以3次助攻并列榜首。
門德斯與亞馬爾會面,旨在說服其改善行為并嚴格遵守弗里克的紀律要求。
24直播網10月23日訊 中超亞冠表現不佳,核心在“態度”。申花取勝證明中超出戰并非無力,關鍵在于是否重視。而海港、蓉城為聯賽留力,被批“重內輕外”。作者指出,更深層次原因是中足聯管理“不作為”,未能調整賽程解決雙線作戰困境,其“懶政”與“無擔當”才是拖累中國足球的根本。
亞冠精英聯賽第三輪戰罷,申花擊敗首爾FC,并在積分榜上超越對手暫時排在第五位,另兩支為本賽季中超冠軍而留力的海港與蓉城則均告負,在積分榜上名列倒數。面對1勝2負的成績,說到底還是那句話,即中超不是能不能戰的問題,而是想不想戰的問題!作為中國足球的管理者,在這其中究竟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
①上海申花勝利難能可貴
昨天晚上,申花在主場2-0戰勝首爾FC,取得球隊本賽季亞冠賽場上的首場勝利。不得不說,這場比賽的勝利還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畢竟在蓉城和海港接連在主場輸球后,中超球會沒有像首輪那樣再次遭遇“三連敗”,而且某種程度上也再次佐證了一點,即中超的競技水平與競爭力這些年呈現明顯下降是不爭的事實,但還不至于到“弱不禁風”的地步。對待亞冠,還是那句老話,即“態度決定一切”。
首爾FC此番客場作戰,幾乎派出全部主力出戰,就是希望拿下3分。本賽季亞冠開始前,韓國足協與韓國職業聯盟曾召集四家出戰亞冠的球會開會,并達成共識,即一定要在亞冠賽場上打翻身仗,決不能讓上賽季亞冠賽場上的場景(兩隊無緣淘汰賽)再現。而申花除了陳晉一外,近期中超賽場的幾乎所有主力均首發出戰。最終,申花2-0取勝。
或許,申花在這個周末的中超會因為周中的亞冠沒有留力而宣告徹底無緣聯賽冠軍,甚至有可能連下賽季的亞冠精英聯賽都沒有資格參加,但他們的表現再次說明一點,即中超出戰亞冠絕不是“根本無法一戰”,一如三周前的第二輪比賽,中超球會可以拿到2勝1平那樣,核心問題還是一個“態度”。
蓉城和海港全部都是替補陣容出戰,輸球自然也在意料之中,聯賽只差2分的兩隊都希望能在中超獲勝,從而保留最后奪冠的希望。問題是:一個賽季拼了命要拿中超冠軍、取得亞冠精英聯賽的參賽資格,然后登上亞冠的舞臺,選擇戰略性放棄、留力在國內賽場拼命、忙著“內卷”,這樣的中超冠軍意義何在?
如果說,蓉城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兩難選擇,而且歷史上從未有過中超奪冠的經歷,暫時選擇留力中超、以替補出戰亞冠尚情有可原的話,那作為衛冕冠軍的海港,過去兩個賽季中已經連續在亞冠賽場上“不作為”或“無所作為”,此番繼續“重內輕外”,為中超樹立的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榜樣?
2023-24賽季,海港在附加賽中主場被泰國巴吞聯隊所淘汰,無緣正賽;2024-25賽季,海港僥幸進入東亞區八強,但隨即被日本橫濱水手大比分痛擊。這樣弱不禁風的一個中超冠軍,對外樹立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也難怪同城的申花球迷會如此看不起海港,更不要說中國球迷為海港貼上一個“外戰外行”的標簽了。這個賽季,即便是衛冕了中超,但海港的口碑會因為這個中超冠軍而有所改變么?恐怕只會進一步加劇其“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形象,甚至進一步加劇國內球迷對海港的“唾棄”。
②懶政的管理者在拖后腿
前面提到,蓉城和海港為能夠繼續保留中超爭冠的希望,在人員配置受限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以替補應對這一輪亞冠。而第一輪的三連敗、中超遭遇亞冠有史以來最差開局,同樣是因為三強要忙于“內卷”、留力中超而選擇替補出戰亞冠。所有這些情況的出現,核心問題其實還是一個賽程編排的問題。
就像記者先前一再所強調的,中超球會在亞冠賽場上未能有所作為,核心在于作為管理者的中足聯的“不作為”。對此,記者很早就已經撰文指出過,如今面對中超在亞冠賽場上的慘淡戰績,中超球會的表現確實是令人不恥,但再一次佐證了中足聯的不作為。
在中國男足國家隊9月份、10月份連續放棄集訓之時,中足聯不是根據實際情況,重新積極、主動地調整中超,而是依然讓中超各隊“閑的時候閑死、忙的時候忙死”,寧愿讓出戰亞冠的隊伍面對雙線作戰選擇“重內卷輕外戰”,客觀上起到了助紂為虐的效果。
因為站在中足聯的角度,調整中超賽程,意味著“給自己找事”、且有可能是“吃力不討好”;相反,讓俱樂部自行解決,這就意味著自己可以少一分責任。更何況,調整賽程可能會牽涉到多方利益、甚至是得罪一部分利益方,搞不好會被“挨罵”。所以,“不動”或許是最好。
可面對如此現實,中足聯作為中國職業足球的最高管理部門,明知道不調整賽程會給中國足球帶來更多的傷害,也依然選擇不作為,這何嘗不是“沒有擔當”、“不敢負責”的一種具體體現呢?當中足聯今年以來多次發文要求中超俱樂部加強行業管理、改變行業作風時,緣何就不能從自身做起、嘗試著為改變這個行業去有所作為呢?這其實才是中國球迷對中國足球最為不滿的。
當初國內球迷對中國足協不滿,是因為足協負責管理中國的職業足球聯賽。如今中足聯成立,各界迫切希望管理層、領導層有所改變,以改變中國職業足球的落后局面。很遺憾,如今的中足聯似乎是完全繼承了足協的衣缽,至少到現在為止,中足聯沒有展現出與足協治理下的職業足球有任何不同。這其實遠比中超球會在亞冠賽場上連遭敗績更令人感到絕望!